Skip to content

景城学校二年级每周诵读(下册)

格言

我们已经看见世界 世界也将看见我们

第一周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字经(一)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解释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晨读对韵(一)

麻 (ɑ)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
到处十枝五枝花。

晨读对韵(二)

麻 (ɑ)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
瓜子脸,葡萄牙。
异卉对奇葩。
知己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第二周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三字经(二)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解释

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春天在哪里?

谢武彰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花朵们听见了
都站在枝头上
来欢迎春天
等了好久好久
还是看不见
都急得踮起脚尖
互相问着说: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
春天。

第三周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字经(三)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解释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晨读对韵(三)

波 (o)

繁对简,少对多,淅沥对滂沱。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
曲径对斜坡。
黄鹂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晨读对韵(四)

波 (o)

弦对管,鼓对锣,守卫对巡逻。
观光对借鉴,视察对观摩。
须奋斗,莫蹉跎。
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
心如皓月映澄波。

第四周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三字经(四)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释

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晨读对韵(五)

歌 (e)

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
桃枝对柳叶,放鹤对观鹅。
小夜曲,大风歌。
潋滟对嵯峨。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遮。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晨读对韵(六)

歌 (e)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
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照日月,
死留正气壮山河。

第五周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字经(五)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

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xī)、雍(yōnɡ)正、乾 (qián) 隆(lónɡ)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晨读对韵(七)

支 (-i)

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狮。
三国志,七步诗。
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晨读对韵(八)

支 (-i)

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孙行者,祖冲之。
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偏多热血偏多骨,
不悔真情不悔痴。

第六周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字经(六)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老头灯

民间童谣

老头灯,老妈灯,
来了三个看灯人。
聋子他说炮不响;
瞎子他说灯不明。
跛子听了怒冲冲:
你们两个嚼舌根;
炮也响,灯也明。
只怪世上路不平。

第七周

竹石

【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bú)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字经(七)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

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晨读对韵(九)

齐(i)

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低。
奇珍对异宝,琥珀对琉璃。
桃灼灼,柳依依。
龙眼对马蹄。
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晨读对韵(十)

齐(i)

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
暮霭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
池中星照一盘棋。

第八周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三字经(八)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晨读对韵(十一)

微 (ei ui)

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潮涨落,月盈亏。
暮色对朝晖。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晨读对韵(十二)

微 (ei ui)

偏对正,是对非,欣喜对伤悲。
青山对绿水,草舍对柴扉。
山突兀,水潆洄。
雨打对风吹。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傲骨虚心真力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第九周

村居

【清】高鼎(dǐnɡ)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字经(九)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

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晨读对韵(十三)

开 (ɑi)

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雨花台。
晴日对阴霾。
碧桃对露种,红杏倚云栽。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晨读对韵(十四)

开 (ɑi)

忧对喜,乐对哀,信任对疑猜。
风餐对露宿,部署对安排。
诗遣兴,酒开怀。
红叶对绿苔。
江从万里至,山作两眉开。
波浑未辨鱼龙迹,
岁寒方识栋梁才。

第十周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bú)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字经(十)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为天量身高

子鱼

什么
没有人知道
天到底有多高
这让大地感到不可思议
决定请小孩子帮忙丈量丈量
天到底有多高
小孩子放起风筝


线





“站好,别乱动哦!”风筝说

没动。

第十一周

山居秋暝(míng)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字经(十一)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bú)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晨读对韵(十五)

模(u)

秦对晋,越对吴,南海对西湖。
鸢飞对鱼跃,鹦鹉对鹧鸪。
青玉案,紫砂壶。
李白对杨朱。
儿童骑竹马,旅客对莼鲈。
落叶舞风高复下,
小荷浮水卷还舒。

第十二周

咏(yǒng)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三字经(十二)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zi)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晨读对韵(十六)

鱼 (ü)

人对己,智对愚,地势对时局。
欢声对笑语,长久对须臾。
鹰捕兔,鹭窥鱼。
并驾对齐驱。
履险心犹静,临危志不渝。
但求文字传青简,
愿借扶摇上碧虚。

第十三周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字经(十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晨读对韵(十七)

侯 (ou iu)
猫对狗,鹊对鸠,河马对水牛。
江风对海雾,盛夏对清秋。
风雅颂,夏商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日晚爱行深竹里,
月明多上小桥头。

第十四周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字经(十四)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解释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晨读对韵(十八)

侯 (ou iu)

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
天文对地理,玉宇对琼楼。
山寂寂,水悠悠。
四海对九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形状的节日

刘正盛

弟弟说
节日是有形状的。
“什么形状?”
“中秋节是圆形的,
端午节是三角形的,
春节是长方形的。”
“怎么说?”
“中秋节吃月饼,
端午节吃粽子。”
“那春节吃什么?”
“春节拿红包!”
对呀!
天才弟弟!

第十五周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三字经(十五)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解释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晨读对韵(十九)

豪 (ɑo)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
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
风飒飒,雨潇潇。
麦穗对禾苗。
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
烟火万家人两岸,
春江一曲柳千条。

第十六周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字经(十六)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解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晨读对韵(二十)

寒 (ɑn)

中对外,圣对贤,举止对观瞻。
枝繁对叶茂,规矩对方圆。
水月寺,山海关。
雨幕对云烟。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第十七周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字经(十七)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

宋朝有个叫梁灏的人,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晨读对韵(二十一)

痕 (en un in ün)

寒对暑,夜对晨,白昼对黄昏。
山明对水秀,虎啸对龙吟。
沧海月,碧云天,沙漠对森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十八周

明日歌

【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三字经(十八)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解释

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晨读对韵(二十二)

痕 (en un in ün)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
流光对逝水,壮志对雄心。
五彩路,七弦琴。
缭乱对纷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白云白鸟飞来去,
青史青山自古今。

第十九周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三字经(十九)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解释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晨读对韵(二十三)

唐 (ɑng)

高对下,短对长,晋宋对隋唐。
嘉宾对好友,呐喊对彷徨。
池边柳,陌上桑。橘绿对橙黄。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故乡。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二十周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三字经(二十)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解释

唐玄宗时,有个叫刘晏的小孩子,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小,但却已经做了官,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晨读对韵(二十四)

庚 (eng ing)

深对浅,重对轻,淡月对疏星。
雷鸣对电闪,久雨对新晴。
鸭嘴兽,猫头鹰。
紫燕对黄莺。
湖平两岸阔,江上数峰青。
春水船如天上坐,
秋山人在画中行。